本網訊7月31日,全區高校文化產業學科建設研討會暨民族文化創意產業論壇在內蒙古師范大學舉行。內蒙古師范大學科技處副處長、社科聯副秘書長王建莉教授首先對自治區高校、高職院校文化產業同行蒞臨內蒙古師范大學表示歡迎,隨后介紹了內蒙古師范大學學科建設基本情況和文化產業專業發展歷程及所取得的成績,指出,文化產業在當前內蒙古自治區經濟、社會發展和產業升級中所面臨的重要機遇與挑戰,對文化產業學科科學研究、教學實踐和社會服務的立足點、著力點和發展方向作了深刻闡述,并對內蒙古師范大學所屬文化產業相關研究機構加強學科建設、提高專業隊伍水平,在經濟、文化建設中發揮更大作用提出了要求和殷切期望。

隨后,內蒙古師范大學、內蒙古財經大學、呼和浩特民族學院、包頭職業技術學院、內蒙古藝術學院、內蒙古商貿職業學院等文化產業學科負責人先后對本校文化產業專業學科建設和成果進行了介紹,同時對學科建設中所遇到的困惑與難題相互探討分析,各高校文化產業專業發展雖存在差異,但對文化產業專業學科建設及未來發展都充滿熱情,會場氣氛熱烈。內蒙古師范大學文化產業發展研究中心相關負責人提出的“非遺進課堂”、“提高文化產業學生實踐動手能力,”“資源互換,共同發展”等理念獲得了在場高校老師的一致贊揚。擬籌建文化產業專業的河套學院相關教師也積極與其他高校文化產業專業負責人咨詢溝通。
本次會議特別邀請中國臺灣中正大學江寶釵、方慧臻博士作了民族文化產業相關學術報告。江寶釵教授的報告《阿里山部落特色融入文化創意之營運模式》,以文學視角為方法,提出了“用文化去想象”的場所精神塑造情懷的創意方法,和“文學+民間+創意+情感”的主題式創新,用“文學世用,追尋本真”的文化精神來塑造文化產業。江教授特別展示了中正大學學生以故事為依托,以情懷為內涵所創作的各類文化創意短片和文創產品,對高校文化產業學科發展具有重要的借鑒意義。

方慧臻博士的報告《山美部落特色文化產業活化與推廣》則以營銷管理方法,對阿里山部落文化產業發展模式進行探究與分享,其以先調查后創新的研究方法,將民生民俗化為產業特色,形成獨特的體驗式產業教學研究方法,既提高了當地民眾生產生活水平,為當地旅游產業發展提供了新的經濟增長點,又為學生能力提供了充分鍛煉的機會。方博士對創新問題中“探索型創新”與“應用型創新”的矛盾與發展提出的簡明而清晰的解決方法也為了內蒙各高校發展學科建設開拓了新方向。

本次研討會是我區高校文化產業專業首次學科建設經驗交流會,各高校、高職院校所參會代表就我區文化產業的學科建設、人才培養問題及文化產業發展問題展開深入探討和交流,為文化產業的的縱深發展積極研討、建言獻策,與會人員均認為,會議主題明確、內容豐富、形式活潑、討論深入、觀點激蕩,在學科建設方面凝聚了力量,取得了共識,有力地推動了自治區高校文化產業向一流學科建設的步伐。
會議結束后,還進行了海峽兩岸文創產品交流展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