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學院訊 近日,我校文學院高林廣教授的學術著作《< 文心雕龍>先秦兩漢文學批評研究》由中華書局正式出版,此為國家社科基金西部項目(項目編號11XZW004)的同名成果。
先秦兩漢文學批評,是《文心雕龍》的一個重要內容。但由于《文心雕龍》的論述比較分散,查檢頗為不便;加之內容零碎瑣屑,賅贍參伍,學界鮮有人關注。事實上,這些散見于《文心雕龍》全書的考辨和論析,是中國早期一部最生動、最權威的文學史和文學批評史,有十分重要的研究價值。本書以《文心雕龍》對先秦兩漢作家、作品、文體、審美范疇等所作的批評作為研究對象,嘗試對《文心雕龍》批評論的文本、文學依據及基本觀點進行爬梳和推原,并對《文心雕龍》的相關闡述作文學史和批評史意義上的求證和考辨,以進一步明晰《文心雕龍》的理論價值和實踐意義。參照經、史、子、集的傳統四部分類法,本書分“性靈镕匠,文章奧府”:《文心雕龍》的儒家經典批評;“騰褒裁貶,萬古魂動”:《文心雕龍》的史志及史傳文學批評;“英才特達,炳曜垂文”:《文心雕龍》的先秦諸子批評;“一朝綜文,千年凝錦”:《文心雕龍》的先秦兩漢典型作家及典范作品批評等四編共二十六個專題對所涉獵的問題予以陳述。重點梳理和辨析了《文心雕龍》對《詩》等十部儒家典籍、《史記》等三部史傳文學作品、《孟子》等六部子書、屈原等十三家先秦文學兩漢代表性文人文集的征引、評介和運用情況,匯集《文心雕龍》有關論述300余則,援引例文150篇(段)次,基本上可以見出《文心雕龍》先秦兩漢文學批評的全貌。
“《文心雕龍》研究”是文學院的重點研究領域之一,目前已出版《< 文心雕龍>創作論疏鑒》(王志彬),《< 文心雕龍>例文研究》(王志民、王志彬、楊曉春、高林廣),《< 文心雕龍>文體論新探》(萬奇、李金秋)等專著10部,另有《< 文心雕龍>序跋評點研究》等3部著作正在編撰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