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學學院訊 我校蒙古學學院教師聚寶博士的學術論文“蒙古國所藏明清小說蒙譯本及其學術價值”被《文學遺產》雜志2016年第1期刊載,篇幅約2.1萬字。這是近30年我校教師以第一作者身份在《文學遺產》雜志上發表的第一篇論文。該論文實現了我校中國文學研究成果在國內頂尖學術期刊上得以刊載的又一次歷史性突破。該文已被人大復印資料《中國古代、近代文學研究》2016年第05期全文轉載。
《文學遺產》是中國社會科學院所屬學術刊物之一,主辦單位是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文學遺產》創刊于1954年,是全國唯一的古典文學研究學術刊物,它代表了我國古典文學研究的最高水平,在國際漢學界最具學術權威性。在國家教育部審定的社會科學各學科核心刊物名單中,《文學遺產》被列為文學類甲等A級刊物。
“蒙古國所藏明清小說蒙譯本及其學術價值”一文是聚寶博士近兩年前后三次赴蒙古國搜訪和調研清代蒙譯明清小說的基礎上撰就的學術成果。論文首先對蒙古國官私所藏四十多種明清小說清代蒙譯本的版本情況、庋藏形式、文獻特征進行了詳細介紹。其次,著重論述了這一批譯本對中國古代小說研究、蒙古族文學研究、民族文學關系研究方面的重要學術價值。該成果對中國古代小說版本源流與域外傳播研究、蒙古族翻譯文學研究、中國各民族文學關系研究提供了彌可珍貴的文獻資料。近三年,聚寶博士還發表了與此相關的數篇系列論文,分別被《民族文學研究》(2篇)(教育部學位與研究生教育中心認定的A類期刊)、《明清小說研究》(cssci)、《中國文學研究》(全國中文核心)等權威刊物刊載。
聚寶,男,蒙古族,1973年8月生,蒙古學學院副教授。2003年于內蒙古師范大學獲碩士學位,師從白·特木爾巴根教授。2012年于內蒙古大學獲文學博士學位,師從烏日斯嘎拉教授。2014年9至2015年9月,入選內蒙古自治區少數民族專業技術人員特殊培養計劃,赴北京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系訪學。聚寶博士目前主要從事蒙古族古近代文學、蒙古民間文學的教學和科研工作。已主持完成內蒙古自治區高等學校科學研究項目1項。正在主持教育部社科基金青年項目《< 三國演義>蒙古文諸譯本研究》(13YJC751019)、國家社科基金一般項目《蒙古國所藏明清小說蒙譯本整理與研究》(14BZW165)。學術成果曾獲內蒙古大學博士創新基金獎、北京大學訪問學者優秀科研成果獎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