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校音樂學院教師佟占文博士的專著《蒙古族科爾沁部短調民歌研究》一書以《中國音樂學院博士文庫》成果的形式由人民音樂出版社正式出版發行。
本書的研究對象科爾沁蒙古族短調民歌作為一種具有敘事表意和貼近民俗生活的藝術形式,其有自身的獨特性。書中作者通過長期的田野考察對科爾沁蒙古族短調民歌的歷史、現狀以及分類、表演、音樂形態、關系、傳承等進行了系統研究。通過探討其歷史嬗變過程,來揭示其發展、演變的規律,特別是認識和評估了當下社會轉型中的生存狀況及面臨的問題。在此基礎上,從“主位”、“客位”的雙視角描述并闡釋了當地民眾的“地方性”音樂知識和音樂觀念。本書嘗試運用音樂學與其他學科結合的跨學科方法,尤其在蒙古族短調民歌研究當中,引入口頭程式理論、表演理論等新興學科的理論方法,為拓寬蒙古族短調民歌研究視野做出了貢獻,同時作者的這一系列研究結論對認識民間音樂的創作規律具有一定的啟示意義。科爾沁蒙古族短調民歌調式分布、音調邏輯、旋律形態以及結構類型的分析,對深入了解這一地域民歌體裁的音樂特征具有理論價值。通過科爾沁短調民歌與其他傳統音樂體裁之間共生關系的探討,提出短調民歌是科爾沁部落音樂文化系統中“基石”的這一觀點,對重新認識蒙古族短調民歌的文化價值提供了理論依據??傊緯岢龅南嚓P理論思考,對整個蒙古族短調民歌的保護與傳承工作來說,也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同時,佟占文在此研究基礎上申報的“蒙古族科爾沁部傳統音樂研究”、“20世紀中蒙俄馬頭琴音樂文化跨界比較研究”課題分別獲批2016年度自治區哲學社會科學重點項目(項目偏號2016NDA037,資助經費3萬元)和2017年度國家社科基金藝術學西部項目(項目編號17ED235,資助經費20萬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