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9日,由內蒙古師范大學、國家環保部宣教中心、臺灣師范大學共同主辦,內蒙古師范大學可持續發展教育中心承辦的“2015年海峽兩岸環境與可持續發展教育高層論壇”在我校召開。國家環保部宣教中心教育室主任祝真旭,臺灣師范大學環境教育研究所所長周儒教授、研究人員張子超教授、方偉達教授及兩位博士生,內蒙古自治區環保廳宣教中心主任王峰,呼和浩特市新城區環保局局長王繼剛及我校發展規劃處處長米俊魁教授、聯合國可持續發展教育呼和浩特區域中心主任魏智勇教授、校內外環境與可持續發展教育兼職研究人員、研究生等50多人應邀參加了此次論壇。我校副校長照日格圖出席會議并致開幕詞。
會上,祝真旭主任作了題為“從環境群體事件看環境教育立法的必要性”的主旨報告,拉開了此次論壇的序幕。此次論壇的主題是“地區可持續發展教育的實踐與推進”,共分為四個分論壇。論壇一的主題為“關于自然學校的理論與實踐”,周儒教授和魏智勇教授分別作了“論臺灣環境學習中心的發展與挑戰”、“自然學校評估的價值取向與指標體系的構建”專題報告,對海峽兩岸環境與可持續發展教育學習中心的建立、發展現狀與面臨的挑戰做了深入的解析;論壇二的主題為“基礎教育中的環境教育與地方環保部門的責任”,張子超教授和王繼剛局長分別對“臺灣學校環境教育的課程內涵與實施”、“呼和浩特市新城區生態區建設探索”做了詳細介紹;論壇三是 “綠色大學的建設”,方偉達教授和常紅梅老師分別作了“氣候變化調適與可持續教育計劃之研究”、“貝邇綠色課程與區域傳統文化的傳承”的專題報告,為區域綠色大學的建設提供了良好的思路;論壇四是研究生論壇,由海峽兩岸的五位博士及碩士研究生分別介紹了自己所做的相關研究。
論壇圓滿結束之后,我校云國宏校長、照日格圖副校長會見了臺灣來訪學者和國家環保部宣教中心的領導,并就海峽兩岸以及環保部與我校環境與可持續發展教育相關問題進行了親切的交談。
當晚,臺灣師范大學環境教育研究所張子超教授在我校信息樓報告廳做了“臺灣環境教育的發展與影響”專題報告,我校200余名學生聆聽了講座。
此次論壇的成功舉辦增進了海峽兩岸的學術交流,促進了海峽兩岸學者的友好往來,為臺灣與大陸地區的環境與可持續發展教育的研究與交流奠定了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