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8日下午,第一屆內蒙古自治區社會科學學術活動月之“一帶一路”視閾下的生態文學探析學術報告會在內蒙古蒙草公司研發中心舉行。我校文學院馬曉華應邀作專題報告。
十八大報告已經把生態文明建設納入五位一體總體布局;9月11日,習近平總書記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審議通過了《生態文明體制改革總體方案》,為生態文明建設做了頂層設計。蒙草公司是中國生態道德教育促進會基地,習近平總書記2014年馬年春節前夕來到蒙草公司參觀調研。“把生態文學探析放到蒙草,體現了文藝為群眾服務的路線方針,也體現了大學服務社會的辦學理念。”馬曉華說。
馬曉華在報告中談到:生態文學本身就是以生態整體主義為思想基礎、以生態系統整體利益為最高價值的,它的文學功用之一就是介入社會,考察和表現自然與人的關系、主張生態責任,正如美國學者徹麗爾?格羅特費爾蒂所說:“作為一種批評立場,它一只腳立于文學,另一只腳立于大地;作為一種理論話語,它協調著人類與非人類。”
馬曉華的學術報告秉承“和平合作、開放包容、互學互鑒、互利共贏”的絲綢之路精神,在“一帶一路”的視閾下,探討生態文學,找尋蘊含其中的生態理想和道德吁請,旨在對“中蒙俄經濟走廊”的文化交流、對自治區構建草原生態文明起到積極的推進作用。
我校副校長劉九萬、內蒙古社科聯副巡視員烏蘭等參加了報告會,并先后致辭。會議由蒙草公司黨委副書記王媛媛主持。
會后,參加報告會的領導、專家與學生們一起參觀了蒙草公司生態研發基地。
(圖/董恩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