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學科學學院訊9月9日下午,在第32個教師節來臨之際,應數學科學學院和科學技術史研究院邀請,香港大學健泰基金教授梁貫成先生來我校進行學術交流,為我校師生作了題為“教育研究要考慮什么方法問題”的學術報告。我校代欽教授主持報告會。
基于國際教育測評項目TIMSS (Trends in International Mathematics and Science Study), 梁貫成教授詳細介紹了國際數學教育大型比較研究的起源與當前形勢,研究意義及其研究方法。梁教授嚴格用數據展開論證,就國際數學教育研究給出了如下有效的方法與途徑:(1) 跨國數學教育比較研究的內容是什么? (2) 比較的對象是誰? 研究的單位是什么? 如何抽樣? (3) 如何比較?如何制定測量工具?(4) 如何分析測量結果? (5) 如何保證數據質量?
梁貫成教授的報告深深吸引了與會的師生的興趣。報告后,梁教授熱親地一一回答了與會師生所感興趣的問題。內蒙古師范大學數學科學學院和科學技術史研究院,呼和浩特民族學院的部分教師及我校相關專業博士和碩士研究生近百人聆聽了報告。
報告人簡介: 梁貫成,男, 香港大學 健泰基金教授(數學教育)。 2015年獲世界杰出華人獎,2014年獲國家教育部嘉許為長江學者,2013年度費萊登特爾獎得主,2002年獲福布萊特獎。 香港大學數學系畢業,香港大學教育文憑(數學教育) 及教育碩士(教育測量與評估),倫敦大學哲學博士 (數學教育)。 指導畢業13位博士,目前指導7位博士生在讀。 研究范圍包括:數學教學及學習、數學教育比較研究、文化(特別是儒家文化)對數學學習的影響等。 多個重大國際教育研究項目(包括國際數學及科學趨勢研究 (TIMSS) ,TIMSS錄像研究及學習者視角研究(LPS)) 香港區首席研究員。 擔任了多個國際著名學術論著和期刊的編委,曾任國際數學教育委員會執行委員、國際教育成就評價協會執行委員、世界銀行及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專家顧問。 現為香港考試及評核局委員、香港科學館顧問、中華國際數學建模委員會主席、文萊大學杰出客座教授、 北京師范大學、西南大學及浙江師范大學客座教授。
